头像

半导体制造工艺解析

   半导体制造工艺是集成电路实现的手段,也是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。

   在半导体制造工艺发展的前35年,特征尺寸的缩小是半导体技术发展的一个标志,当半导体行业演进到45nm节点或更小尺寸的时候,器件的等比缩小将引发巨大的技术挑战。其中两大挑战是不断增长的静态功耗和器件特性的不一致性。简单讲,这些操作可以分为四大基本类:薄膜制作、刻印、刻蚀和掺杂。

   1、掺杂工艺

   掺杂是将特定量的杂质通过薄膜开口引入晶圆表层的工艺过程,它有两种实现方法:热扩散和离子注入。热扩散是在1000℃左右高温下发生的化学反应,晶圆暴露在一定掺杂元素气态下。扩散的简单例子就如同除臭剂从压力容器内释放到房间内。气态下的掺杂原子通过扩散化学反应迁移到暴露的晶圆表面,形成一层薄膜,在芯片应用中,热扩散也称为固态扩散,因为晶圆材料是固态的。热扩散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。而离子注入是一个物理反应过程。这些兜形区形成电性活跃区的PN结,在电路中的晶体管、二极管、电容器、电阻器都依靠它来工作。

   2、薄膜生产工艺

   在晶圆表面生成了许多的薄膜,这些薄膜可以是绝缘体、半导体或导体。它们由不同的材料组成,是使用多种工艺生长或淀积的。这些主要的工艺技术是生长二氧化硅膜和淀积不同材料的薄膜。通用的淀积技术是化学气相淀积(CVD)、蒸发和溅射。

   3、光刻工艺

   光刻是通过一系列生产步骤将晶圆表面薄膜的特定部分除去的工艺。在此之后,晶圆表面会留下带有微图形结构的薄膜。被除去的部分可能形状是薄膜内的孔或是残留的岛状部分。光刻生产的目标是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,生成尺寸精确的特征图形,且在晶圆表面的位置要正确,而且与其他部件的关联也正确。通过光刻过程,最终在晶圆片上保留特征图形的部分。

   4、热处理工艺

   热处理是简单地将晶圆加热和冷却来达到特定结果的工艺。在热处理的过程中,晶圆上没有增加或减去任何物质,在离子注入工艺后会有一步重要的热处理。掺杂原子的注入所造成的晶圆损伤会被热处理修复,另外,金属导线在晶圆上制成后会有一步热处理。这些导线在电路的各个器件之间承载电流。热处理的第三种用途是通过加热在晶圆表面的光刻胶将溶剂蒸发掉,从而得到精确的图形。

   以上就是关于半导体制造工艺的一些解析,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咨询。